陈超

职称:副教授

邮箱:ccsjtu@sjtu.edu.cn

研究方向:中国政治经济、政商关系、两岸关系

个人简介

陈超,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台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专委会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经济、政商关系、两岸关系。主持或参与十余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在国内外SSC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成果30余篇,曾获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社科组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第十二届“凯原”十佳教师、指导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一等奖。2025年教育部授予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称号。《定性研究方法》获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

教育背景

2010年-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博士

2008年-2010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系,管理学硕士

2004年-2008年,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法学学士

2004年-2008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文学学士(双学位)

工作经历

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

科学研究

一、 专著

[1] Chen, Chao. Toleration: Group Governance in A Chinese Third Line Enterprise.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2] 游宇、陈超:《案例导向研究的比较技艺:哲学基础与研究设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二、 课题

[1] 主持《新型政商关系视域下优化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关系研究》,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1Z300404644

[2] 主持《台湾青年在大陆社会融入状况研究》,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7YJCGAT001

[3] 主持《后疫情时代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市厅级其他委托项目

[4] 主持《台湾企业政治献金特征、趋势与对策研究》,市厅级其他委托项目

[5] 参与《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与对策研究》,2018年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8BZZ115

三、期刊文章

政治经济研究

[1] Chen, Chao, Qinzhi Jiang. (2024). “Local State Autonomy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Cit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55(2): 226–248.

[2] You, Yu, Deyong Ma, and Chao Chen. (2023). “Public Trust During a Public Health Crisis: Evaluating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the Pandemic on Institutional Trust.”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29: 1-29.

[3] 陈超、蒙克:《全球化的时机与福利供给:基于中国东莞与昆山的比较分析》,《开放时代》,2022年第6期:165-182。

[4] 陈超、唐桦、唐扬:《地方政府竞争压力、行业同质性与商会的政策参与空间:基于昆山与厦门的比较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21年第4期:64-82。

[5] 陈超:《多学科视角下三线建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笔谈》,《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51-171。

[6] Chen, Chao, and Xiang Li. (2018). “Does Democracy Cause Trade Policy Liberalization? Unpacking the Black Box of Trade Polic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2018, 21(4): 1014-1037.

[7] Chen, Chao. (2016). “Labeled Clanization: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A Third Line Enterprise.” Labor History, 57(5): 671-694.

[8] 陈超、李响:《汇率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第二代货币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厦门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1-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9] 陈超:《欠发达国家中的资本所有者、腐败与贸易政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44-154。

[10] 陈超、李响,《全球化时代下国家转型的多样性:对新加坡经验的再反思》,《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32-40。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研究

[11] Chen, Chao, Hua Tang and Rui Wang. (2023).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Political Contributions and Legislative Cosponsorship in Chinese Taiwan.” China Review, 23 (4): 109-130.

[12] Zhuang, Yuyi, Songge Huang, and Chao Chen. (2022). “Idolizing the nation: Chinese fandom nationalism through the Fangirl Expedi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1):53-72.

[13] Chen, Chao, Andrew Li, and Suixin Zhang. (2021). “The gift of authoritarian experience: The determinants of online political efficacy in new democracies”, Telematic and Informatics, Vol. 63, Article 101674.

[14] 陈超、张遂新、王瀚:《社会关系种类、社会关系能力与社会融入:基于在陆台青调查数据的研究》,《闽台关系研究》,2021年第2期:75-89。

[15] 唐桦、唐扬、陈超:《参与形式、制度理解力与社会融入:基于常住大陆台胞的实证分析》,《台海研究》,2021年第2期:1-17。

[16] 唐桦、唐扬、陈超:《流动的新市民:常住大陆台胞社会融入的现状评估》,《台湾研究集刊》,2021年第1期:1-14。

[17] 陈超、徐杰、王蕊:《媒体使用结构与线上政治参与:基于中国台湾地区传播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台海研究》,2020年第3期:59-79。

[18] 唐桦、唐扬、陈超:《常住大陆台胞社会融入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地区的比较分析》,《闽台关系研究》,2020年第2期:70-83。

[19] 王瀚、陈超:《台湾地区选民政党认同的世代差异——基于TCS调查数据的分析》,《台湾研究》,2019年第1期:50-60。

[20] Chen, Chao, Yu Bai, and Rui Wang. (2019). “Online Political Efficacy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Medi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Evidence from Taiwan”, New Media & Society 21 (8): 1667-1696.

[21] 陈超、蔡一村、张遂新:《实用主义的过客——台湾青年在陆社会融入的指标建构与现状评估》,《台湾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15-2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2] 王瀚、张遂新、陈超:《“好评”会带来“好感”吗?基于台湾青年的实证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8年第4期:20-30。

[23] 张遂新、陈超、蔡一村:《主体下行——中国大陆对台地方交流模式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17年第6期:15-23。

[24] 蔡一村、陈超:《角色与惯习:“3·18反服贸运动”中的多元运动者》,《台湾研究集刊》, 2017年第3期:6-16。

[25] 陈超、蔡一村:《以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运动演化分析——对中国台湾的个案观察》,《公共管理学报》,2016年第4期:113-127。

案例研究方

[26] 陈超《通过案例研究开展基于机制的理论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3月6日(A08)。

[27] 陈超、游宇:《案例导向研究中的“范围条件”与理论建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12期:150-158。

[28] 游宇、陈超:《一切为了理论:理论化与整合性的案例选择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年第12期:144-167。

[29] 游宇、陈超:《案例导向研究的比较技艺:哲学基础与分析路径》,《开放时代》,2023年第5期:121-133。

[30] 陈超、游宇:《迈向理论导向的个案研究:基于过程追踪与一致性分析的讨论》,《公共管理评论》,2022年第4期:132-148。

[31] 游宇、陈超:《比较的“技艺”:多元方法研究中的案例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2期:67-78。

[32] 陈超:《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转向》,《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91-93。

[33] 陈超、李响:《逻辑因果与量化相关:少案例比较的两种路径》,《公共管理评论》,2019年第1期:3-22。

教材章节

[34] 陈超、游宇:《比较政治学中的案例导向研究路径》,《比较政治学》(第二版),王正绪、耿曙、唐世平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

[35] 陈超:《研究方法的历史转向》,《发展政治学学科地图》,燕继荣、马啸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36] 游宇、陈超:《多元方法研究中的案例选择》,《发展政治学学科地图》,燕继荣、马啸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37] 陈超:《带标签的群体:一个三线企业的社会结构》,《小三线建设研究:后小三线时代与档案资料》,徐有威、陈东林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

教学课程

本科:定性研究方法

硕士:定性研究方法

硕士: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博士:定性研究方法

奖励荣誉

教学获奖

[1] 2025年教育部全国网络教育名师

[2] 2024年上海市网络教育名师

[3] 2024年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定性研究方法》

[4] 2024年第六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社科组二等奖

[5]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最佳本科教学奖

[6]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序:6)

[7] 2024年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1%)指导教师奖

[8]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序:3)

[9]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10]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一流课程《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

[11]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

[12]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三届教学比赛一等奖

[13]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比赛(社科组)二等奖

[14] 2018年厦门大学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15] 2018年厦门大学“鹭燕奖教金”(教学类)

[16] 201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助教最佳教学奖

科研获奖

[1] 2024年论文入选全国台湾研究会2021-2022年度台湾研究学术成果选编重要成果

[2] 2021年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

[3] 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 2017年第九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5] 2017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第二届台湾研究创新奖

联系方式

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200030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