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
邮箱:zhmjsun1@sina.com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党与政治、地方政府治理、“文化大革命”史

职称:教授
邮箱:zhmjsun1@sina.com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党与政治、地方政府治理、“文化大革命”史
张明军,男,汉族,法学博士,特聘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教育部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议组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月刊》《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和报纸发表论文100余篇。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
先后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7项。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2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2&ZD168)
2、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互动关系研究(14ZDC004)
3、2021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多元矛盾纠纷成因分析及疏导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21YFC3300500)课题一
4、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培育与开发研究(12AZZ003)
5、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党的基层执政转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07BZZ006)
6、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20WJD001)
7、199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青年项目:1975年全面整顿与邓小平理论诞生前的酝酿
8、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的风险与考验研究
9、2010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研究
10、199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中俄体制转轨比较研究”
11、2000年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选择”
12、2001年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项目: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比较研究
13、2003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轨迹研究
14、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时代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释困路径研究
15、202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科研成果
1、 主要著作类:
(1) 专著:《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2) 专著:《跳出历史周期率: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专著:《数智智能助推多元社会矛盾化解的新策略》,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年版
(4)专著:《误区的代价—1949—1966年中国政治体制分析》,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
(5)专著:《山雨欲来风满楼——关于“文革”发动的政治体制原因分析》,名家出版社2003年
(6)专著:《邓小平理论诞生前的酝酿》,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年
(7)专著:《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党的基层执政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8)合著:《中俄体制转轨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9)主编:《政治科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0)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学习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副主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副主编:《符合国情的政体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参编:《历史的足迹,时代的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参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主要论文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前提与创新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2、《中国协商民主机制的内容体系与健全路径》,《政治学研究》202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25年第5期全文转载)
3、《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的多维探析》,《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2期
4、《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辨识维度与遵循逻辑》,《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4期
5、《道德理性与德性政治浪漫主义形态》,《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2期
6、《贤能制与选任制之争的误区辨析》,《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2期
7、《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创新民主政治理论》,《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期
8、《中国复合民主的价值及其优化逻辑,《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6期全文转载)
9、《领导与执政:依法治国需要厘清的两个概念》,《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5期。
10、《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1、《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主题的丰富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4、《新时期建构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及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7期
15、《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渐进发展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
16、《在加强督查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6期
17、《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18、《论社会转型期政府的政治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1期
19、《工具理性与自由政治浪漫主义形态》,《学术月刊》2021年第12期
20、《制度成熟与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学术月刊》2020年第8期
21、《从宪法到宪治:法治中国建设的政治逻辑——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谈起》,《学术月刊》2015年第5期
22、《实践政治学:当代中国自主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省思》,《学术月刊》2024年第7期。
23、《制度绩效、主观设计与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2期
24、《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公民社会及其现实意义》,《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
25、《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视角解析》,《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2期
2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对目前我国劳资状况的政治学视角反思》,《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27、《中国民生民主的价值及其优化逻辑》,《理论探讨》2024年第2期
28、《协商式参与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理论探讨》2023年第5期
29、《实事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思想保证》,《理论探讨》2019年第1期
30、《民生政治参与与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理论探讨》201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8年第1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6期转载)
31、《县委书记权力腐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政治生态的研判视角》,《理论探讨》2018年第1期
32、《试论法治政府建构和有效运行的政治基础》,《理论探讨》2013年第5期
33、《民生政治参与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4、《政治生态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基层执政的调适性回应》,《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34、《中国政党研究的科学化诉求与范式转换》,《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36、《新科技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动性》《理论探讨》2025年第4期
37、《数智时代政党治理的模式革新与优化路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5年第1期
38、《数智文明时代国家治理模式的迭代飞跃》,《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4期
39、《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内涵、显著优势、风险挑战与优化路径》,《理论探索》2024年第3期
40、《政法权力条块关系的互动逻辑与特征》,《行政论坛》2020年第6期
41、《涉旅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研究——以“7.24张家界涉旅群体性事件”为例》,《行政论坛》2017年第1期
42、《社会冲突:破坏抑或建构——基于典型样本的现实解读》,《行政论坛》2015年第1期
43、《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在关系及其实现逻辑》,《行政论坛》2023年第2期
44、《民生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行政论坛》2024年第5期
45、《民生民主:民生与民主的会通形式及其发展完型》,《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
46、《构建新型现代民主: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
47、《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与优化逻辑》,《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6期
48、《执法体系现代化的价值及其建构逻辑》,《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5期
49、《新时期多元利益诉求阻滞的制度因素及其科学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
50、《党的执政资源开发必须深化党的廉政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
51、《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因、内涵体系与构建路径》,《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2期
52、《中国共产党的会议类型与民主形式的转换逻辑》,《学海》2024年第4期
53、《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的中国方案》,《中州学刊》2023年第5期
54、《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导向与优化路径》,《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期
55、《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6、《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内个人崇拜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7《试论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权威转换的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8、《关于“文革”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9《试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的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0、《试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监督制约机制的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宪法运行制约机制与“文革”的爆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2、《试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党内错误难以纠正的原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3、《马克思确实没有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答孙来斌先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64、《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7期
65、《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逻辑》,《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7期
66、《代议制度的创新与发展逻辑——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60周年》,《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6期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5期
68、《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期
69、《信息技术型构智慧应急管理:内涵、维度与路径》,《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3期
70、《数字全过程人民民主论析》,《理论探索》2024年第7期
71、《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美国名校申请者“背景考察”的动因》,《复旦教育论坛》2020年第1期
7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依据、内涵及价值》,《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73、《制度绩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核心要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6期
74、《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75、《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制度视角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76、《正确处理利益矛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77、《建国后我国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文化制约因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
78、《对“马克思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辨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1期
79、《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4期
80、《试论五、六十年代党内个人专断作风形成的原因》,《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2期
81、《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兼论毛泽东是否染上民粹主义色彩》,《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1期
82、《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5期
83、《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价值取向及实践回应》,《人民论坛》2015年第17期
84、《社会管理研究在中国:进路与焦点》,《学术界》2012年第1期
85、《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变奏:互动与发展——兼论民生政治参与的功效》,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11
86、《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政治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7、《建国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开发利用执政资源的特点分析》,《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8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
89、《三代领导人建党思想的比较研究》,《学习论坛》2002年第7期
90、《试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维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91、《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的兴起》,《国际观察》1999年第6期
92、《重构法治权威:中国国家、市场、社会的有序发展之道》,《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第3期
93、《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选择》,《国家治理》2014年第7期
9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理模式的现代化选择》,《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95、《领导与执政释义》,《炎黄春秋》2016年第3期
96、《2014年度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第1期
97、《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光明日报(理论版)》2022年5月26日
98、《民主集中制的要义》,《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4月23日
99、《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人民日报(理论版)》2024年1月15日
100、《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光明日报(理论版)》2022年5月26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前提与创新逻辑》,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类二等奖
2、《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辨识维度与遵循逻辑》,2025年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前提与创新逻辑》,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中国复合民主的价值及其优化逻辑》,获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领导与执政:依法治国需要正本清源的两个概念》,获2018年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6、《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及当代启示》,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7、2008年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论文三等奖
8、1999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9、2001年获上海市教委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优秀论文奖
10、2004年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11、2007年获上海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12、2007年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
13、2008年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14、2008年上海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15、2008年上海市社科联纪念改革开放优秀论文奖
16、2008年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7、2009年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8、2009年上海市纪念建国60周年优秀论文奖
19、2009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二等奖
20、2010年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论文三等奖
21、《行政管理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完善》,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22、《依法执政必须正本清源的两个概念:领导与执政》,2015年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奖
23、1999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