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ount登录
|
中文
|
English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会议室预约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院长寄语
党政领导
机构设置
师资力量
全职教师
名誉教授
访问教授
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退休教师
博导简介
学术科研
学术动态
国是睿见
品牌活动
成果速递
学术刊物
研究平台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硕士生培养
博士生培养
学位论文
教学奖项
招生信息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
国务学院教学发展分中心
高端培训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动态
国际研究生项目
交流项目通知
学生天地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校友之窗
校友活动
校友名录
校友理事会
校友捐赠
校友服务
党群之窗
党建动态
工会之家
办事指南
人才培养类
科研业务类
国际交流类
行政服务类
全部(5688)
03
2017-05
【5月16日讲座】王军洋博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如何走向体制化的?
城市政治学术沙龙(六)主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如何走向体制化的?主讲人:王军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主持人:谢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时间:2017年5月16日 周二12:00-14:00地点: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机械楼309室
02
2017-05
国务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视频剪辑入门分享会
4月27日晚,为拓展国务学院学生会成员的能力维度,国务学院视频剪辑入门分享会在逸夫楼A208教室举行。来自媒体与设计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年级的邹佳雯同学应邀做客,为院学生会成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学培训,切实帮助同学们提升了技术能力、拓宽了艺术视野。 邹佳雯从基础出发,向大家介绍了Adobe Premiere这一剪辑利器的使用特点及安装方法,并结合以往素材进行了现场教学,生动形象地向在座同学展示了诸如导入、删减素材,视频画面放缩等基本操作。她对节奏感的精准把握和对镜头的巧妙拼接,令同学们大开眼界、颇受感染。应现场同学们的要求,邹佳雯还向大家传授了常用动态字幕的制作方法,分享了视频制作的心得体会,深入浅出地传达了帧帧剪辑背后的“工匠精神”,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接近尾声时,邹佳雯与在座同学积极互动,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向同学们展示了她的专业课作业“校园歌曲MV”和作品“国务学院毕业纪念视频”,并穿插了视频背后的制作小插曲与技术要点。分享会全程气氛活跃,笑声与掌声不断。最后,院宣传部成员代表团委学生会向邹佳雯赠送小礼物,对她的到来再次致以最由衷的感谢。 本次活动作为院团委学生会干事能力培训的重要环节之一,首次尝试以跨院的形式邀请主讲嘉宾,在提高干事视频剪辑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务学院与媒设学院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业互动。视频剪辑作为新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次培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视频剪辑的兴趣,更提升了大家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次讲座之后,同学们对视频剪辑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今后院系相关宣传工作的开展中,会以视频剪辑工具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与情感,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供稿:张竺林 摄影:蔡仪宁 审稿:陈雨雁
28
2017-04
国务学院召开低年级本科生科创及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
为鼓励低年级本科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做好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布置,2017年4月27日晚,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团委于逸夫科技楼208顺利举行低年级本科生科创及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院团委书记李锦红出席会议并作详细介绍。 李锦红以学院荣获校第四届钱学森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三只获奖作品为例,向与会学生全面介绍了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相关平台、竞赛以及支持情况,并强烈建议学生们从大一学期就要锻炼自己对国情社情、时政热点、社会动态等外界事物的敏感性,积极主动与专业教师互动联系,善于结合专业理论勤思考、勤总结,敢于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同时要有恒心,坚持反复打磨自己的科创作品,积极参与各类科创竞赛,在与各高校、各学院学生同台竞技中提升大学四年的成长增值。 关于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布置,李锦红从“为什么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环节”、“交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获得的支持”、“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讲解。她还根据以往暑期社会实践的成功案例,介绍了一个优秀的社会实践具备的要素和如何做好一个社会实践。她鼓励同学们能够多多挖掘身边的热点问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将所学知识带到社会,研究问题背后的作用机制,最终为身边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国务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部署推进会精神,历来重视大学生科创以及社会实践工作,吸引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大学生科创、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当中,并相继出台各类大学生科创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广大学子践行“学在交大”,每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科创作品及社会实践项目。 撰稿人:李锦红
28
2017-04
国务学院学生党员和香樟家园老党员探寻江川变迁足迹
4月26日下午,为加强学生党员了解社会,体验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以及让生活在江川街道的新老江川人切实感受到从“老闵行”到“新江川”的城市变迁,国务学院2015级硕士生党支部和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的预备党员们与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东风站香樟家园老党员们共同开展了以“探寻江川·重拾辉煌”为主题的“江川人民看江川”活动,本次活动得到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团工委的大力支持。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新老党员从见证浦江航运发展的老码头出发,沿途欣赏了滨江公园美景;后来到闵行老街展览馆,追忆项宅青砖背后“消逝”的闵行老街,了解江川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电五小区“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后的焕然一新,也引发同学们对宜居家园建设的思考。江川街道作为上海工业的核心之一,曾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在上海汽轮机厂企业文化中心展厅内,详实的资料展示令老党员们回忆起自己为国家奉献的一生,汽轮机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口号背后追求卓越、自主创新的精神亦给学生党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镇馆之宝”——我国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前,学生党员们与老党员一同合影留念,共同展望中国制造的未来。从环境整治到社会变迁,从改革创新到安居乐业,本次“江川人民看江川”活动是一次探寻之旅,是用“眼”发现江川变化,是“心”重拾历史辉煌。在了解江川、认同江川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们切实体验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大变迁;而在与老党员们的交流互动中,老党员们的言传身教,则让学生党员们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有了新的感悟。正如2015级本科生党员阿丽米热同学所说,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对党员们的一种锻炼。 深入社区、关心社会,体悟民生,作为“江爱传承·忘年交”系列活动的一环,本次实地参观活动充分展现了国务学院香樟家园学生党员活动基地成立以来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年轻活力。在闵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之际,成为江川数十年沧桑剧变的见证者、参与者与获益者,着实令人心潮澎湃。
28
2017-04
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式启动合作
4月26日,由校文科建设处处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带队,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高宏、副院长李振全、院长助理张录法等一行赴上海热线办,商榷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合作事宜。上海市信访办薛秋芳副主任,上海市热线办邓友中主任、管苏清副主任等出席会议。会上,邓友中主任首先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张录法就“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汇报。双方就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合作事宜进行了重点讨论,在组织框架、合作机制以及合作形式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上海市信访办薛秋芳副主任表示,热线数据的应用要着眼于上海整座城市的管理、治理和创新,期待此次合作能够丰富市领导、各部门包括热线办对城市治理的智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陈高宏副院长表示,研究院在此次合作中应三者兼顾,双方要在互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吴建南常务副院长总结指出,此次合作的成果产出不仅仅包括研究课题、预警报告、专报和工作建议,还包括学术成果和媒体文章,双方要充分挖掘热线办数据金矿,满足学者、热线办、市领导甚至国家的需求,推动上海的发展。
28
2017-04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暨上海交通大学孔院建设十周年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4月2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主办的“软实力与国家形象暨上海交大孔院建设十周年学术论坛”在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嘉宾三十余人共同参加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党委曹友谊书记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时表示:希望与会嘉宾能在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徐汇校区,头脑风暴,共商中国软实力和公共外交发展大计。与会嘉宾围绕“孔院院长谈孔院”、“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启示”、“城市交流与国家形象”、“民间交往与国家形象”四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以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十周年为契机,期望从战略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孔院的发展大计,为孔院未来提供发展思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郭定平、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余国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交流处孔子学院办公室副教授、主任刘南以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孔院中方院长奚俊芳教授都具备丰富的海外孔院工作经历,他们就各自在孔院建设中的实际经验进行发言,为孔院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张清敏详细总结了在孔子学院认知上的差异,同时提出孔子学院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需改进的方面。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张丹华以独特看问题的视角,指出如何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看孔子学院的发展包括话语体系的建设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系郑华教授比较分析了中美公共外交的旗舰项目——孔子学院和富布莱特国际访问者项目,为孔院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细节化建议。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瑛以“孔子学院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为主题,从国际传播效果的角度,对孔子学院做了详实可靠的量化评估。下午的研讨会主要集中探讨城市、民间交往与国家形象建设问题。上海社科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胡键从软实力要素分析了主体对国家形象的构建情形,从一个新颖的视角,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对国家形象构建带来更多深入的思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胡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民间交流对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所长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将历史故事与国家形象构建结合阐述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系翟新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日本外交和中国关系,他从日本民间组织对华活动的角度切入,为更好地开展民间交流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视角。此外,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仇华飞、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叶淑兰、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道书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季路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叶青、《解放日报》上海观察主编王多等嘉宾共同就软实力与国家建设的主题展开积极的发言和全面深入的探讨。
27
2017-04
2014级公共管理硕士(MP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公告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又是一年满园桃李竞芳菲;185名公共管理硕士(MPA)即将身披硕士服,羽翼丰满,整装待发,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春风化雨桃李满园秀,丹心育苗遍地栋梁材。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项目,根据“抓住机遇,拓展市场,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依靠交大和上海的优势,注重并形成了MPA教育的特色。这十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三千多名优秀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怀感恩之心,承责任之重,以激情之志,寻梦想之途。诚邀各位应届毕业生的家长、亲人,MPA在校生及校友共同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公共管理硕士(MPA)毕业典礼,见证这一庄重的仪式,分享他们人生中的珍贵时刻,定格永恒的美好记忆!时间:2017年5月6日(周六)13:30-15:30地点:华山路1954号徐汇校区新上院N100特此公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7年4月26日
27
2017-04
2017年第二季度国务学院拟发展入党学生名单公示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经所在团支部的民主推优,各党支部严格考察,通过入党笔试、面试答辩,综合各方面表现,国务学院学生组审核通过,2017年度上半年国务学院拟吸收10名优秀入党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名单公示如下:2015级博士生:刘玮辰2015级硕士生:马梦妤2016级硕士生:郭雅利2013级本科生:谢逸东2014级本科生:余雪、罗亦文、扎西云丹、马小舰2015级本科生:王紫伊、巴勒恒·波拉提特此公示,公示期自2017年4月27日至5月3日。如有异议,请联系学生工作组李锦红,电话:021-34202724。
27
2017-04
“‘救急难’与社会力量参与”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4月23日,“救急难”与社会力量参与专题研讨会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召开。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协办,本次会议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的第一次学术专题研讨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民政部、上海市民政局、泉州市民政局、温州市民政局、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的3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专家们围绕专题先后发言,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钟杨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会长、南京大学林闽钢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章晓懿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章晓懿教授首先汇报了“救急难”托底保障机制构建与地方实践的研究成果。作为地方实践的案例汇报,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温州市民政局和泉州市民政局的代表进一步介绍了各地的实践与经验。专家发言环节,南京大学林闽钢教授以应急处置预案为突破口,详细阐述了救急难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钟仁耀教授强调了社工参与在“救急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社会工作者要介入“救急难”首先面临理念上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黄晨熹教授以“社会救助托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为题,介绍了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考,并阐述了社会救助发挥托底功能的合理性和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四川大学张浩淼教授则以四川遂宁的实践为例,分析了遂宁安居区在“急救难”试点工作中的资源协调问题。中山大学岳经纶教授围绕“标提量减”的政策悖论,对广州市案例进行分析,从政府间关系的视角对悖论原因进行了独到阐析。华北电力大学姚建平教授以河南省上蔡县为例探讨了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功能的实现途径与面临的困境。华东师范大学曹艳春副教授主要介绍了对于社会力量参与救急难的监督、评价和激励的研究思考。上海交通大学杨帆博士则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数据,阐述了社会力量参与和社会救助的文化转型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徐家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杨翠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会议在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26
2017-04
【4月28日讲座】陈斌教授:纽约市政府购买服务介绍
主题:纽约市政府购买服务介绍主讲人:陈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主持人:彭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时间:2017年4月28日 下午1点半至3点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淮海西路125号)机械楼210会议室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讲座梗概:介绍纽约市政府采购,外包社会服务的实践,包括资金,服务内容,招标流程,合同形式等。
26
2017-04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2014级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结果公示的通告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MPA优秀毕业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标准》,经MPA办公室以及2014级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审小组讨论,综合评定申请人的各项情况,共评出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毕业生19名,优秀学生干部11名。现将评选结果公示如下(按拼音排序):优秀毕业生:蔡一闻、方佳伟、傅鸿、高雪花、葛佳嘉、龚佳颖、郭文瑞、侯瑱、胡雯、潘景耀、王嘉懿、夏琼雯、徐玮、徐伟强、殷梦喻、袁权红、朱瑾、朱馨怡、朱臻优秀学生干部:董极、郭善兴、龙腾、钱都、夏冠莉、徐虹霞、叶蕴晟、施袁媛、张幸磊、张熠剑、朱一平对上述评选结果如有异议,请于2017年5月2日17:00前与MPA办公室联系。联系人:俞丹姣,联系电话:021-62932970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7年4月26日
26
2017-04
国务学院2017届秋季优秀毕业生评选结果公示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继续开展评选“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我院从4月1日启动2017年秋季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经2017年秋季优秀毕业生评审小组讨论,综合评定申请人的各项情况,共评出市优秀毕业生2名,校优秀毕业生8名(包括学校其他途径推荐3名)。现将评选结果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王泱 、张嫣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蒋光明、戴思诗、刘向彧、李蕴、姜子禺、张宋阳、吴富城、杨树飞对上述评选结果如有异议,请于2017年5月3日17:00前与学院学生工作组联系。联系人:李锦红 联系电话:13761483175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工作组2017年4月26日
首页
上页
...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
下页
尾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