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赵大海疫情期间第十次接受电视台直播采访:武汉疫情总体缓解,降低危急重患者病死率是未来重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浏览量:403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十次接受电视台直播采访,包括五次央视英语频道和五次上海电视台的直播评论。在2020年3月2日晚9点30分东方卫视《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别报道》节目,赵大海就有关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直播评论。

主持人:对于武汉的疫情,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昨天有个全新的判断,认为武汉疫情态势已经从高位运行期进入中位运行期,您怎么看?

赵大海: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2月15号之前的半个月每天都是超过一千例;2月15日之后的这半个月,每天确诊病例在几百例,最新的数据是193例。与此同时,2月19日武汉市完成全市拉网大排查“疑似患者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了隔离”;也就是说,过去十余天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是大排查之后的数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市不仅现在确实是在中位运行,而且低位运行的时间也应该会即将到来。

主持人:目前这个阶段,武汉的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

赵大海:首先是如何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的问题。目前重症患者病死率依然很高。下一步在治疗方案等各方面,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早发现早治疗,甚至是早一点将患者集中到定点医院去治疗。此外,尽可能缓解全市医务人员的长期高强度工作问题。在超高强度的连续长时间奋战在一线,武汉全市医务人员,包括从全国各地赶赴援助武汉的医务人员,都已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普遍面临体力和精神力的透支。因此,接下来,在保证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如何让全市医务人员的轮休,缓解医务人员的高强度工作,也将是工作的重点。

主持人:在实现"床等人"后,武汉在救治方面做了个位移,就是把原来方舱医院的患者向定点医院转移,这样的变化,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大海:方舱医院原本就是临时方案,是在武汉定点医院无法收治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临时措施,是让定点医院腾出床位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目前随着出院人数的不断增多,收治入院人数的不断下降,将原来方舱医院患者向定点医院转移,也是必然的步骤。甚至,将来关闭所有的方舱医院,将患者全部集中到定点医院也是必然的趋势。在定点医院,原先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医务人员水平、医疗技术水平、救治经验等都是方舱医院无法比拟的,因此这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必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