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十三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直播采访,也是第二十次接受央视/上视直播采访。在2020年4月7日晚8点的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GTN《中国24小时》节目,赵大海就假期旅游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及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评论。现将主要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主持人:疫情暴发以来,一些防范措施已经到位,例如戴口罩和量体温。然而,您认为需要加强提高公共卫生意识的政策和措施还缺少什么?
赵大海:首先,地方政府尽可能不要鼓励市民去旅游和去公园等公共场所。我知道很多地方政府都鼓励人们去游览风景区,以恢复经济增长。例如,在清明节,大量的游客聚集在公园或一些景点。在公园或景区,游客很难保持适当的距离。其次,政府尽可能号召居民不要参加聚会。如果朋友们一起吃饭,他们不可能戴口罩,也很难保持适当的距离。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仍然处于高风险状态,我认为如何说服居民减少旅行和不参加聚会是近期加强公众健康意识最重要的措施。特别是在五一劳动节期间更需要高度警惕。
主持人: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待在家里,许多人认为会产生"报复性旅游",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户外景点的压力?
赵大海: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政策制定者应该告诉人们不要盲目去户外景点。虽然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旅游业来恢复经济,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许多地方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如果地方政府不想阻止人们出行,至少不能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出行。现在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否则,得不偿失。旅游景点管理部门也应该为所谓的"报复性旅游"做好准备。我认为旅游景点可以分为两类来进行不同的准备。第一类是收费的景区,如黄山、泰山等:这些景区必须限制每天的游客人数;简化进入程序,避免在入口处拥挤;此外,所有访客都应在线预订。第二类是免费景区,如上海外滩、杭州西湖等:地方政府应该招聘足够的临时工作人员来确保每天游客的数量限制和距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