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全球合作新空间”学术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28 浏览量:167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召开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协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等共同举办的“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全球合作新空间”学术交流会于7月25日在交大徐汇校区新建楼举行。

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开源的价值及技术产业生态、人工智能开源的安全风险及治理改革、中国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经验、开源人工智能的全球合作与治理进程等议题展开。会议邀请到来自荷兰经济事务部、荷兰驻华使领馆、巴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巴黎多芬大学、安全人工智能论坛(Safe AI Forum)、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等国内外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会。

会议由上海交大国务学院副院长黄琪轩教授主持,国务学院院长吴建南教授致欢迎辞。吴建南简要介绍了学院历史,以及学院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方向的积极行动和丰硕成果。

会上,由上海交大、清华大学、阿里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开源人工智能:合作的价值与未来》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到了中国最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魔搭社区”的支持,开展了国内外第一份体现中国人工智能开源参与者观点与认知的问卷调研。研究报告同时得到了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网信办的指导,得到了中国IGF、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魔搭社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委会(筹)的支持。报告由薛澜、崔之元、吴建南、黄琪轩老师作为指导顾问,由贾开、赵静、傅宏宇、王哲等联合起草。国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发展“负责任开源人工智能”的五项行动倡议。

主题讨论环节由贾开主持,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研究报告及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治理与全球合作议题展开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荷兰经济事务部人工智能安全实验室主任Meindert Kamphuis介绍了实验室作为荷兰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机构的运行情况,及其与欧盟其他成员国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协同工作情况,并就开源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带来的新挑战提出观点看法。巴黎多芬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Eric Brousseau强调了开源对推动人工智能普及应用的重要性。巴黎全球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席主任Emmanuel Goffi主张应加强对于开源、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哲学、伦理价值概念的讨论与共识。Safe AI Forum高级人工智能政策研究员Muhammad Saad Siddiqui提出应重视人工智能开源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安全风险扩散问题。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国际合作部许珊主任呼吁应重视开源人工智能的全球合作,同时应注重将相关倡议落实到实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孙艺林提出应重视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治理问题,促进多方多边对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王哲提出了互联网全球治理的多利益相关方模式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应用的价值。荷兰经济事务部人工智能安全实验室高级顾问GOTOH Lisa Maria充分肯定了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领域推进多利益相关方对话的价值。阿里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中心主任傅宏宇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治理的具体实践,提出应从“边际风险”角度认识开源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治理改革。阿里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中心研究员彭婧芷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跨国可交互、协同问题。

会议在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与会专家随后在冷餐会中继续交流,促进了相互了解及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合作未来的信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