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项目《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启动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傅志寰院士、孙永福院士、陈湘生院士、彭寿院士,以及专家组成员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房玉东、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健、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燕祝、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苏岳龙、广东省交通集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副部长李斌等专家应邀参会。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唐海英、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主任聂淑琴、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宋玮玮、战略咨询中心副研究员郑文江,以及项目组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的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主持。
项目负责人凌文院士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指出在现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现状下研究物联网智能监测预警的必要性。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孔令和教授详细汇报了该项目的总体框架思路,主要包括立项依据、研究目标与任务、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团队构成、进度计划、经费预算等内容。
经充分研讨交流,与会专家肯定了项目的总体框架路径与研究任务,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希望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现状的分析,突出研究特色,细化研究范围与聚焦特定场景,围绕保障民生安全、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优化研究方案。争取最终成果服务于应用落地与扩展。
唐海英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强调要注重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积极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在有限时间内用好研究经费,并预祝项目圆满成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和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特任教授、城市风险韧性治理上海市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旦代表项目单位分别作出了回应,表示将认真梳理专家意见,以集思广益与持续创新的方式积极推进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合理使用研究经费,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最后,凌文院士感谢各位专家对项目实施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项目组将立足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吸纳意见完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发挥研究团队的学科交叉优势,为健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沈丽丹、智库中心主任李新碗、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梁昕、应急管理学院教师于峰、刘思言、雷佳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史聪灵,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万平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