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政治学学科在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表现出色
2021年5月26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 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学科位列国内第2-8名。此前,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于5月11日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学科评级中,政治学学科获得A档的优异成绩,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并列。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对象是 2015 至 2019 年间在特定学科发表论文达到一定数量的大学。文献数据来自于 Web of Science 和 InCites 数据库。排名覆盖 54 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使用一系列国际可比的客观学术指标对全球大学在相关学科的表现进行测量,排名指标包括学科国际权威奖项、学科顶尖成果、高水平科研产出、科研质量、国际合作等。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二届中国学科评级涵盖90所中国大陆高校以及全球1420所院校,采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法,涵盖89个学科,采用A+至C–评级系统。文献数据来自于Elsevier数据库。泰晤士的中国学科评级指标包括教学、科研、引用、国际化、行业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成立于2003年。学院以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为优势学科,近年来在大力推行和实施“人才强院、学术立院、国际合作、协同发展”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学院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创新发展,学科发展建设成果喜人。下一阶段,学院将制定学科发展十四五规划,继续做好学科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队伍培育提质的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坚定、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指标与权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注重国际化和客观指标,首先确定发文阈值和上榜高校数,政治学发文阈值为50篇,全球上榜高校数为400个。具体指标包括5个:1、重要期刊论文数(Q1) 150重要期刊论文数指标用于测量被评价大学在相应学科的高水平科研产出的规模。该指标统计过去5年(2015-2019)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位于期刊影响因子前25%的期刊(Q1分区)中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数。一所大学的论文根据所发表的期刊的学科分类(Web of Science Categories)被划分到相应学科。政治学科Q1区论文包括政治科学门类181种期刊中的前45种,以及国际关系门类95种期刊中的前24种。2、论文标准化影响力 (CNCI) 50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 (CNCI) 指过去5年(2015-2019)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同出版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值的平均值。如果CNCI等于1,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CNCI小于1则反映论文被引表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CNCI大于1表明论文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国际合作论文比例(IC) 10国际合作论文比例用来测量被评价大学在相应学科的国际合作程度。该指标统计过去5年(2015-2019)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中有国外机构地址的论文比例。4、顶尖期刊论文数(Top) 100指过去5年(2015-2019)在相应学科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顶尖期刊指通过软科“学术卓越调查”得到的各学科顶尖期刊或顶尖会议。“学术卓越调查”共选出48个学科的164本顶尖学术刊物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26个顶尖学术会议。该指标只统计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的文献。政治学科的顶尖刊物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5、教师获权威奖项数(Award) 20指教师1981年以来获得本学科最权威的国际奖项的折合数。本学科最权威的国际奖项通过软科“学术卓越调查”得到。“学术卓越调查”共选出27个学科的32项国际权威学术奖项。政治学科的权威奖项为The Johan Skytte Prize in Political Science。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二届中国学科评级排名的指标与权重:1、教学教学包括三项指标,声誉调查(Reputation survey)、师生比(Academic Staff-to-student ratio)和师均大学收入(Institutional income per staff)。权重分别为16%、5.7%、2.8%。其中声誉调查来自两项调查。第一项是中国声誉调查,2021年第1季度发送给160,000名中国学者,要求他们提名他们认为是该学科教学表现良好的大学。第二项是Elsevier全球学术声誉调查(每年调查一次),该调查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进行,评估大学在教学中的声誉。2、科研科研包括三项指标,声誉调查(Reputation survey)、师均研究收入(Research income per staff)、研究产出(Research volume)。权重分别为19%、8.4%、8.4%。声誉调查同样来自上述两份调查,研究产出为师均科研发表,数据来自Elsevier数据库。3、引用引用指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数据包括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索引的24,000多种学术期刊以及2016年至2020年之间所有的出版物和引用数据。权重为22.5%。4、国际化国际化包括国际生比例(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国际教员比例(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ff)和国际合著(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权重均为4.3%。5、行业收入行业收入评价企业愿意为研究付费的程度以及大学在商业市场中吸引资金的能力。权重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