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4级本科生导师见面会在闵行校区老行政楼召开。此次见面会旨在进一步加强学院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与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见面会,22位各系导师代表与2024级全体本科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国务学院院长吴建南出席见面会并发表讲话。本次本科生导师见面会由国务学院副院长魏英杰主持。
吴建南向全体同学送上了诚挚的问候与深切的关怀。他勉励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在校时光的宝贵,倍加珍惜这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青春岁月,将每一刻都化作成长的阶梯,不断提升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他强调,学院始终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首位,将持续为同学们提供坚实的学习支持。从优化课程设置、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将全方位打造卓越的教学环境,确保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无阻。同时,学院还将进一步丰富研究资源,开放更多科研平台,提供前沿的学术支持,助力同学们在学业探索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实现自我突破与价值升华。
魏英杰详细阐述了学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以及举办师生见面会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尽管师生身处不同校区,但空间的距离无法阻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指导。他期望同学们能够借助本科生导师的力量,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用技能,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科研实践中。通过导师的引领,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拓宽视野,探索更广阔的学术领域。
教师介绍环节中,各系教师依次发言。比较政治系教师黄宗昊、季程远、雷镇环、魏英杰、张诗羽、张志原、郑思尧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开课情况以及科研成果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为同学们呈现了比较政治系的学术风貌与研究前沿。
公共行政系教师李智超、梁昕、田园、汪伟全、易承志、于峰则着重介绍了各自的教育背景和当前的研究方向,并针对同学们在选择本科导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专业指导,帮助同学们明确选择方向,做出合理决策。
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教师黄晖、潘浩之、沈星迟、向晨分别进行个人介绍,表达了在学术、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为同学提供全方位帮助的坚定决心。
国际关系系教师刘宏松、刘立群则从宏观层面介绍了所在系的总体师资力量以及个人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向学院本科生传达了殷切的鼓励与热切的期待,激励同学们在感兴趣的领域勇攀高峰。
见面会的最后环节为分组交流互动,同学们与老师们围绕科研、学业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场气氛轻松而活跃,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见面会,对学院的教师团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所学专业以及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清晰、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自2016年起正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院进一步优化本科导师制体系,持续增进师生沟通,切实履行导师职责,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学院的持续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